天空之眼瞰上海自贸区
  • 新华网无人机
正文

分享至手机

天空之眼瞰上海自贸区

2023-09-30 09:22:04 来源:新华网

  这是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,左上为东海大桥,前为建设中的中银金融中心大楼(2023年9月6日摄,无人机全景照片)。

  2023年9月29日,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——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(简称上海自贸区)迎来运行十周年。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、制度型开放的先行者。至2022年底,累计新设企业8.4万户,累计新设外资项目逾1.4万个,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。

  建立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、开设全国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,设立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、第一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、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企业……挂牌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诞生了若干个“全国第一”,在制造业、金融业等数十个开放领域,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。

  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

  这是位于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临港中心大楼(2023年8月1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

  2023年9月29日,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——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(简称上海自贸区)迎来运行十周年。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、制度型开放的先行者。至2022年底,累计新设企业8.4万户,累计新设外资项目逾1.4万个,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。

  建立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、开设全国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,设立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、第一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、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企业……挂牌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诞生了若干个“全国第一”,在制造业、金融业等数十个开放领域,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。

  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

  这是位于上海S2沪芦高速公路上的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标志“海鸥门”(2023年8月1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

  2023年9月29日,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——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(简称上海自贸区)迎来运行十周年。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、制度型开放的先行者。至2022年底,累计新设企业8.4万户,累计新设外资项目逾1.4万个,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。

  建立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、开设全国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,设立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、第一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、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企业……挂牌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诞生了若干个“全国第一”,在制造业、金融业等数十个开放领域,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。

  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

  这是上海外高桥海通国际汽车码头(2022年5月25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

  2023年9月29日,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——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(简称上海自贸区)迎来运行十周年。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、制度型开放的先行者。至2022年底,累计新设企业8.4万户,累计新设外资项目逾1.4万个,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。

  建立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、开设全国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,设立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、第一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、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企业……挂牌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诞生了若干个“全国第一”,在制造业、金融业等数十个开放领域,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。

  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

  这是上海外高桥海通国际汽车码头(2023年7月9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

  2023年9月29日,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——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(简称上海自贸区)迎来运行十周年。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、制度型开放的先行者。至2022年底,累计新设企业8.4万户,累计新设外资项目逾1.4万个,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。

  建立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、开设全国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,设立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、第一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、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企业……挂牌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诞生了若干个“全国第一”,在制造业、金融业等数十个开放领域,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。

  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

  这是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张江片区(2023年9月10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

  2023年9月29日,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——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(简称上海自贸区)迎来运行十周年。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、制度型开放的先行者。至2022年底,累计新设企业8.4万户,累计新设外资项目逾1.4万个,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。

  建立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、开设全国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,设立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、第一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、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企业……挂牌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诞生了若干个“全国第一”,在制造业、金融业等数十个开放领域,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。

  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

  这是位于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世博片区的世博文化公园,右后为央企总部楼群(2022年10月17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

  2023年9月29日,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——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(简称上海自贸区)迎来运行十周年。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、制度型开放的先行者。至2022年底,累计新设企业8.4万户,累计新设外资项目逾1.4万个,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。

  建立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、开设全国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,设立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、第一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、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企业……挂牌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诞生了若干个“全国第一”,在制造业、金融业等数十个开放领域,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。

  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

  这是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洋山港四期无人码头(2021年4月6日摄,无人机全景照片)。

  2023年9月29日,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——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(简称上海自贸区)迎来运行十周年。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、制度型开放的先行者。至2022年底,累计新设企业8.4万户,累计新设外资项目逾1.4万个,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。

  建立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、开设全国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,设立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、第一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、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企业……挂牌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诞生了若干个“全国第一”,在制造业、金融业等数十个开放领域,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。

  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

  这是位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(2022年10月17日摄,无人机全景照片)。

  2023年9月29日,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——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(简称上海自贸区)迎来运行十周年。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、制度型开放的先行者。至2022年底,累计新设企业8.4万户,累计新设外资项目逾1.4万个,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。

  建立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、开设全国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,设立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、第一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、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企业……挂牌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诞生了若干个“全国第一”,在制造业、金融业等数十个开放领域,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。

  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

  这是在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拍摄的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(2023年9月26日摄,无人机照片)。

  2023年9月29日,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——中国(上海)自由贸易试验区(简称上海自贸区)迎来运行十周年。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已经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、制度型开放的先行者。至2022年底,累计新设企业8.4万户,累计新设外资项目逾1.4万个,累计实到外资586亿美元。

  建立全国第一个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、开设全国第一批自由贸易账户,设立全国第一家外商独资医院、第一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、第一家外商独资汽车制造企业……挂牌十年来,上海自贸区和临港新片区诞生了若干个“全国第一”,在制造业、金融业等数十个开放领域,实现一批全国首创项目落地。

  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

[责任编辑: 史依灵]
扫一扫

扫一扫,分享手机新华网上海频道

Copyright © 2000- XINHUANET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
制作单位:新华网上海频道 版权所有:新华网上海频道